威九国际数据 | 布线方案分享--智慧医院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5-07 人气:163 |
XX医院医技综合大楼位于XX处。医技综合楼建筑结构形式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21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90.8米,总用地面积6779?,建筑占地面积1779?,容积率4.27,建筑密度26.25%,绿化率17%。总建筑面积为30838.8?,其中地上28425.8?,地下2413?,包括心理精神疾病门诊部及住院部,内、外、妇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等门诊及住院部、手术室及地下室。
设计内容:
综合布线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
无线医疗系统
病房医护系统
中心机房
医疗引导系统
监控报警系统
门禁系统
广播会议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信息发布系统
时钟同步系统
一、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指在楼宇和建筑群范围内,为计算机、摄像机、屏幕、电话等终端设备建立起连接的结构化信息传输系统。它使用标准的铜缆(双绞线、同轴线缆)和光纤,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包括一系列专用的插座和交接硬件,支持设备连接到标准的语音/视频/数据信息插座上,使安装、维护、升级和扩展都非常方便。
通常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使系统的集中管理成为可能,保障每个信息点的增删改及故障不影响其它的信息点。
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六个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水平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
1.1 设计说明:
一级为21层网络中心机房;
二级为各楼汇聚弱电井,暂定在各楼弱电井;
三级为各水平层各信息点/语音点,根据点位数量按二层或三层进行汇聚;
接入端至汇聚、汇聚至核心之间均以光纤连接;
内网、外网、语音点水平均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
弱电设备点、监控报警点、床头(TC)点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
语音主干采用三类50对大对数电缆,数据主干采用12芯单模光缆;
外部广域网、有线电视输入信号、通信运营商主控设备均布置在21层中心机房;
各楼层的弱电井机柜供电均由21层中心机房给予;
各楼层配线架或相关设备应具备一定的冗余,以备今后扩展之需。
1.2 系统点表:
1.3 主要产品图片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终端、外部设备、服务器等设备,顺利获得网络设备和通讯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通讯协议和网络操作系统控制下,实现信息传递、资源共享的系统。
鉴于医疗行业业务和信息的敏感性,本项目采取内网、外网、设备网进行物理隔离,即搭建三张网络,以保证医疗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外网用作对外发布信息、取得互联网上实时信息、以及与外部人员进行电子邮件研讨用,无涉密信息传递;内网用作医疗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网络,可以用于承载医院机密信息的传递,同时内网也支持IPTV;设备网专用于视频监控、报警、门禁等安全业务。
系统结构
内网:采用二层结构,分别为核心层、接入层
核心层:在中心机房新建核心交换设备,以千兆光口接入各楼层交换机,并连接各应用服务器。
接入层:在楼层弱电间新建一台或多台接入交换机,以千兆光纤链路接入到核心交换设备。接入数据点主要为:医院内部应用、各分系统数据链接。
外网:主要用于医院办公、信息查询或其他业务应用接入国际互联网。设置网关路由器及防火墙用以保障访问安全。
设备网:用于视频监控、报警、门禁一卡通等安防系统
核心层:在中心机房新建核心交换设备。
接入层:在楼层弱电间新建POE接入交换机,为监控摄像机给予电源及网络接入。
三、无线医疗系统
医疗专用无线网络平台是多频合路宽频MIMO室内信号分布系统(WirelessIndoor Distribution System ,简称WIDS)之上的医疗专用多业务整合平台。一套宽频WIDS MIMO系统可以同时满足多种医疗无线应用,从WLAN无线数据网到WMTS医疗专网、从医疗定位网络到医疗物联网,同时支持多个RF频率,从UHF频段到5.8GHz,同时支持多种无线通讯协议,包括802.11a/b/g/n、802.11ac、RFID、ZigBee和WMTS等。医院可以铺设一套医疗专用无线网络,接入多个无线应用系统,从而避免重复建设,简化无线应用系统架构,降低维护成本。
此系统本质上是一种无线接入系统,支持各种无线应用。具备在本系统覆盖范围内,接入多种不同的无线应用系统,而无需另行增加前端设备,仅需在后台接入应用控制设备即可。
本系统可代替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无线AP设备,可实现本区域的完全覆盖。
本系统的最大技术特点是:具备精确定位、无切换、零掉包、无串扰、带宽稳定的优点,同时具备扩展各种通信协议、接入最新无线应用的功能,且具有高度安全的保障措施。
无线医疗网络适用于环境复杂、隔断较多的医院住院病区进行室内无线覆盖,它有效地解决了无线信号的无缝覆盖与近频、同频干扰之间的矛盾。顺利获得提高有效信号的信噪比来降低误码率,减少数据时延,移动终端在移动过程中不存在AP间切换的问题,确保那些对实时性、带宽稳定性、信号质量以及服务质量要求很高的应用(如远程心电监护、PDA临床应用、PACS、WLAN等),实现目标覆盖病区内医疗专用无线数据网络“无盲区、无干扰、零丢包率”。
每套WIDS系统包含一台WIDS基站,WIDS基站将一个或多个独立信号源信道信号处理后,经由一个或多个信号输出口,输入医疗专用无线网络中,使得一个或多个互不干扰的信道可以独立或协同工作。移动终端在同一路医疗专用无线网络下移动时,会始终与同一个信道保持良好连接,在移动中始终保持高带宽和低时延状态,避免移动终端在“放装式AP”模式下因切换、干扰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同时WIDS基站工作信道设置为非重叠信道,可有效解决信道干扰问题。
无线医疗系统应用举例:
婴儿防盗:婴儿防盗解决方案所实时给予的对在线患者、资产和人员的监测观察,医院可以有效地提高运营效率,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简化了对患者移动过程的检索,降低了医护成本。可改进对病人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和缩短等待时间。
冷链管理:基于无线医疗网络的物联网无线冷链管理系统,顺利获得在需要监测的药品、疫苗、血液制剂存储柜内安装物联网技术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数据信息,这些信息与后台数据采集引擎及管理软件系统互联,使药品温度受到全程监控和记录,确保药品安全。
输液监控:无线医护人员顺利获得PDA手持设备顺利获得病区的无线网络完成在床旁的输液信息采集,在无线输液监控系统中生成相应的与床位相对应监控信息窗口,顺利获得输液监控基站接收到病人输液的进度信息,并顺利获得输液监控引擎同步显示在护士站的输液监控系统监控屏上,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准确,高效的完成对病人输液监管的任务,完成输液的“闭环管理”。
四、病房医护系统
数字化医护信息系统是引进先进理念,实现医护人员住院患者之间直接的、可靠的信息联络。除常规的双向传呼、双向对讲、紧急呼叫优先功能外,新增了液晶显示、中文操作菜单、医患信息在线发布、自动语音提醒、终端护理信息显示、医护人员护理定位、呼叫转移无线PDA或手机短信、床头灯光控制等实用、先进之功能。
在住院楼的各层护士站设有医护信息系统,医护信息系统是由信息中心系统管理服务器、护士站管理电脑、网络交换机、医护工作站、信息发布控制器、中文信息显示屏、医护副机、护士站大液晶电视、病房工作站、病床工作站(含手持呼叫器)、卫生间紧急呼叫分机、数据处理器及系统线路所构成。
设备配置说明:
管理中心设置1台服务器(管理电脑),安装系统管理软件;
每病区护士站设置1台管理电脑,安装护士工作站管理软件;
每病区设置1台网络交换机,用于系统连接及数据交换;
每护士站设置1台医护工作站,用于接听处理病人呼叫信息;
每护士站设置1台数据处理器,用于病房设备线路连接、数据交换;
每病区走廊设置双面中文信息显示屏用于系统呼叫提醒及信息发布显示;
每病房设置1台病房工作站,用于显示病房信息及房间内病床信息,系统呼叫接听及处理作用;
每病床设置1台病床工作站(配手持呼叫器),用于床位呼叫对讲及床位信息发布及查询,还可以控制开关床头照明设备;
分机可扩展输液监护仪,用于输液过程状态检测;每病房卫生间设置1台紧急呼叫分机,用于紧急呼叫;
设备为防水设计;每病房设置1台供电小电源,用于该病房各终端的集中供电;
每护士站设置1台信息发布控制器,用于连接大液晶电视控制信息发布显示;
每护士站设置1台大液晶电视,可代替常规护士站白板作用及信息发布显示;
每病区的办公室、值班室、配药室等可设置医护副机,方便护理人员接听处理各终端呼叫信息;
病区的入口可设置1台病区门口机,呼叫护士站对讲,由护士站主机联动门禁控制开门。
主要设备:
五、中心机房
信息化机房建设采用优质的机房建设材料,工程涉及机房装饰工程系统、机房配电及UPS系统、精密空调及新风系统、环境监控系统、机房消防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多项复杂的机房系统建设。
5.1 机房环境设计指标:
温度:夏季23℃±2℃;冬季20℃±2℃
相对湿度:45%~65%温度变化率:变化率≤5℃/h (不得凝露)
尘埃:机房区在静态条件下,粒度≥0.5μm,个数<18000/dm
噪音:在计算机主机停机时机房中心处位置<65dB静电电压:≤1KV
照度:机房区离地面0.8m 处照度≥300Lx,无眩光;
应急照明:≥50Lx接地: ≤1Ω;零地电位差≤1V
5.2 机房布局及装饰
布局:总面积88?;主机房42?,配电间18?,管理间28?。机柜10个(另预留2个机柜位)。
装饰:顶面、墙面、地面敷设保温材料,微孔铝扣板吊顶,地面使用无框钢制防静电地板,机房净空高度不低于2.6m,防静电地板下空高为400mm;墙面安装防静电彩钢板,内部隔断采用防火玻璃,大门使用甲级钢制防火门;电缆采用强电下走线、弱电上走线方式。
5.3 后备电源及配电
后备电源:容量60KVA, 2小时后备供电需配备12V150AN电池64块。电池组采用底座高400MM高的散力架(应考虑楼面最大承重)。
配电:新增输入配电柜、UPS输出配电柜各1台;机柜内采用双路供电,16位插孔的PDU、3.5KW容量;各分系统均设独立配电空开(如照明、插座、环控、消防、操作台等),并预留不低于2路的备用输出。
5.4 精密空调、新风及环控
精密空调:功率为60KW,采用上回风下送风方式,防静电地板下均为冷风通道。
新风:采用3级过滤吸顶式新风机,风量为每小时1500立方米,每个隔断空间均设出风口。
环控:主机安装于机房机柜内,各监控模块安装于各需要监控设备内(或旁边),操作台的终端可监视运行状态并显示于大屏上。 |